从近年来中国数字普惠发展历程来看,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数字普惠的数字化指数增长加快,其覆盖广度也有了显著提高,甚至我国中部不少城市的数字普惠指数正在“崛起”,并呈现了一种向好的趋势,新冠状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党和政府沉着应对迅速部署防控战略,更是为数字普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在疫情期间,数字普惠也做出了独特的“贡献”,正因如此,数字普惠发展现状再度被改写。
数字普惠发展现状呈现出了数字化、智能化的特点,在疫情期间,无法进行面对面的金融服务,而众多数字经济平台此时“伸出援手”,纷纷提供了线上金融服务,平台之间还加强了信息的交流与合作,把力量用到了一处,稳定了金融行业这一支柱性产业的地位。线上金融平台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,提供“零接触”服务,全面线上化的服务,既满足了市场对于金融的需求,也响应了疫情防控工作。
此外,数据是数字普惠之中的核心要素,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直接导致“自有生态系统”的出现,“数据孤岛”逐渐向“数据群岛”转变,这是数据体系的一大显著进步,疫情期间,数据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挖掘,大数据技术能够及时有效确认病患数量,且众多数字平台还能从病患数据之中得到金融服务的触达可视图,参照该数据推出相对应的金融服务,不仅降低了金融成本,还能给广大客户带去更加个性化、定制化的金融服务。
数字普惠发展现状总体是积极向上的,这是因为数字普惠具有一定韧性,单从深层次来看,数字普惠的发展还是要注重应用领域,如果数字普惠不能真正的服务于实体经济,一切都是徒劳。